党建领航 数智赋能 校区图书馆与校区党工委(校长)办公室召开调研座谈交流会
为加速数智化转型发展,加强图书馆在智慧化建设方面与校区信息办的协同合作,深化信息技术与学术服务的深度融合,3月24日,校区图书馆与校区党工委(校长)办公室、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开展业务座谈,双方围绕校园数智赋能基础支撑、业务应用、学术研究和服务协同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会议由校区图书馆直属党支部书记、馆长程蓓主持。校区党工委(校长)办公室主任朱继磊、副主任张正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小利,党校办赵宇轩,图书馆副馆长宋玉厚、姜玉晶以及双方相关业务负责人、技术骨干等30余人参加交流会。

会上,王小利做了题为“信息化建设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与未来发展方向。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何荣毅、李智超分别介绍了人工智能应用和图书馆空间网络改造方案。
程蓓通过“数智时代图书馆转型发展服务新定位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报告,介绍了图书馆在数智转型升级的探索举措和创新实践。她表示,在教育数字化和智能化背景下,图书馆坚持“智慧生态”的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以数据和平台为基础的智慧化服务体系,全面赋能资源保障、学术服务和协同育人,为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提供坚实支撑。图书馆信息技术部主任阚洪海向大家介绍了图书馆信息化应用和工作创新机制。
大家就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学术专有垂直语料库建设、AI智能体开发赋能教学科研和管理创新应用、数字化大平台建设、双方项目合作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朱继磊以“四高地、四职责、两手段、四举措”系统总结了办公室系统和图书馆的共通点及契合点,深入分析了两部门在服务学校发展中的共生关系。他表示,图书馆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地,也是智慧校园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学术保障的高地,双方应进一步深化合作,持续打造发展“新亮点”,共同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建立联学共建机制凝聚思想共识;二是要促进优势互补,打造共享平台,形成资源集聚效应,驱动长效发展;三是要深化服务协同,构建全链条服务机制,重点突破跨部门业务"最后一公里",提升综合服务效能;四是要加强创新联动,深化创新生态共建,在智慧校园建设、知识服务升级等领域发挥示范效应。
此次座谈会为校区图书馆深化新技术赋能,探索传统服务与新技术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校区图书馆将加快AI技术应用落地、完善学术数据平台建设,打造“资源+技术+场景”三位一体的智慧服务生态体系,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陈静 薛鹏